宁德初三奇遇记,我在神仙的洗脚盆里蹦了个迪!
初三一大早,七大姑八大姨的“灵魂拷问”准时驾到——“期末考得如何?”“目标高中定了没?”我脸上堆着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,内心却疯狂呐喊:放过我吧!急需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来“续命”!宁德,就你了!听说那里山能成精,水会跳舞,简直是初三灵魂的避风港!
第一站:太姥山——云雾里的“人肉传送带”
车子刚近太姥山,我就倒抽一口冷气——山道上人流蜿蜒,简直像一条缓慢移动的巨大彩色绶带,朋友阿强打趣:“老王,今天咱们不是来爬山,是来参与人体蜚蠊实验的吧?”我深以为然,感觉双脚已经不完全属于自己,完全被身后的人潮推搡着前进。
当终于挤上观景台,眼前豁然开朗,冬日的太姥山,群峰在缭绕不散的云雾里若隐若现,奇石嶙峋,宛如仙家布下的巨型盆景,尤其那“夫妻峰”,两座石峰在薄雾中相依相偎,缥缈又真切,旁边一位裹着厚厚羽绒服的大叔,操着浓重闽东口音感慨:“哎呦喂,介(这)石头夫妻站了千万年,感情比我家那口子还牢靠哩!”众人闻言皆笑,山间的清冷仿佛也被这烟火气的幽默驱散了几分,山风掠过,松涛阵阵,那一刻,方才人挤人的烦躁烟消云散,只剩心头的澄澈安宁。
第二站:白水洋——在“神仙脚盆”里摔了个四仰八叉
告别仙气缥缈的太姥山,我们直奔屏南白水洋,换上特制的防滑袜,踏入这片号称“宇宙之谜”的浅水广场,脚下触感奇妙——溪水仅没脚踝,河床却是一整块巨大平坦的岩石,光洁温润,我忍不住调侃:“神仙们怕不是把这里当洗脚盆了?这规模,得是玉皇大帝的御用款吧!”
水波在阳光下跳跃,清澈见底,一群半大孩子尖叫着在水里追逐奔跑,溅起的水花在光线下折射出彩虹,我也被这快乐感染,一时忘形,模仿着孩子们张开双臂,高呼着向前冲去——结果乐极生悲,脚下一滑,“噗通”一声,结结实实摔了个“老王啃水”!水花四溅,冰冷的溪水瞬间浸透衣衫,岸边一个约莫五六岁、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指着我,咯咯笑得直不起腰:“妈妈快看!那个叔叔像不像动画片里滑倒的大狗熊?”周围善意的哄笑声中,我狼狈爬起,看着自己湿透的滑稽模样,也忍不住哈哈大笑,这一跤摔得透心凉,却也摔出了久违的、没心没肺的畅快,冰凉溪水冲刷着,仿佛也冲走了备考的疲惫和紧绷的神经。
第三站:霞浦小皓——滩涂上的“光影马戏团”
初三傍晚,我们驱车赶往霞浦小皓,抵达时,落日熔金,正慷慨地将最辉煌的色彩泼洒向广袤的滩涂,曲折蜿蜒的水道,在余晖映照下,如同镶嵌在大地上的金线,渔民们结束劳作,扛着工具走在归途,身影被夕阳拉得老长,成了这天然舞台上的剪影主角。
我激动地架起相机,想捕捉这“中国最美滩涂”的惊鸿一瞥,为了寻找绝佳角度,我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泥泞的滩涂里跋涉,突然一脚踩空,半个身子陷入软泥中,越是挣扎,陷得越深!同行伙伴们起初吓了一跳,看清我的窘态后,毫不客气地爆发出一阵幸灾乐祸的大笑,最终在大家七手八脚的“救援”下,我才带着满身斑驳的泥点被“拔”了出来,回看狼狈照片,滩涂光影依旧壮美,而我那沾满泥浆的裤腿和哭笑不得的表情,成了此行最生动的注脚,这片滩涂,以它特有的方式,给我这个风尘仆仆的旅人盖了个“到此一游”的泥巴印章。
暮色四合,踏上归程,车厢里暖意融融,窗外宁德的山海暮色渐次掠过,车内家人朋友的笑语却不断回响,这场初三逃离,太姥山的仙气涤荡了焦虑,白水洋那一跤摔出了开怀,霞浦滩涂的泥印更成了勋章般的回忆。
原来所谓旅行,并非追求完美无瑕的风景,而是那些猝不及防的狼狈、善意满满的哄笑,和共度时光的温情,交织成最难忘的风景,当我们敢于在生活的“洗脚盆”里纵情蹦跶,泥点终会成为勋章,笑声足以穿透所有阴霾——出发吧,哪怕姿态笨拙,自有天地温柔相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