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重庆旅游泉州,半城烟火半城仙,佛祖和蟳埔女都劝我留下来

泉州,半城烟火半城仙,佛祖和蟳埔女都劝我留下来

时间2025-04-26 08:31:45发布众安分类重庆旅游浏览2
导读:第一站:开元寺的东西塔会打暗号刚跨进开元寺门槛,我就被两座石塔来了个"左右开弓",东塔叫镇国,西塔叫仁寿,活像两个穿袈裟的少林武僧在比划"你过来啊"的手势,最绝的是檐角那排风铃,风一吹就集体开麦唱梵音,吓得广场上的鸽子都开始行三跪九叩大礼,大雄宝殿里的五方佛更绝,个个慈眉善目却自带威严,我举着相机愣是没敢开闪光……...

第一站:开元寺的东西塔会打暗号

刚跨进开元寺门槛,我就被两座石塔来了个"左右开弓",东塔叫镇国,西塔叫仁寿,活像两个穿袈裟的少林武僧在比划"你过来啊"的手势,最绝的是檐角那排风铃,风一吹就集体开麦唱梵音,吓得广场上的鸽子都开始行三跪九叩大礼,大雄宝殿里的五方佛更绝,个个慈眉善目却自带威严,我举着相机愣是没敢开闪光灯——总感觉佛祖会突然开口:"施主,你手机电量只剩20%了。"


第二站:清源山的老君岩是初代网红

当我气喘吁吁爬到老君岩跟前,这位北宋年间就上岗的"老员工"正揣着手看热闹,眼角的皱纹里能藏下整本《道德经》,下巴上的青苔比我的旅游攻略还厚实,导游说摸老君能长寿,结果岩石被盘得比德化白瓷还光溜,我悄悄问旁边啃冰棍的大爷:"您说老君要是会说话,第一句该说啥?"大爷嘬了口冰棍:"肯定是'年轻人,别挡着我wifi信号'。"


第三站:西街的美食江湖

要说泉州人把"民以食为天"实践得多彻底,去西街转一圈就懂了,这里的店铺招牌比武侠小说招式还花哨:"吴氏麻糍"掌门人揉面团像在打咏春,"侯阿婆肉粽"的粽子绑得比粽子节还隆重,最绝的是面线糊摊子,老板娘舀汤的手速快出残影,我端着碗还没想好加啥料,碗里已经自动长出了醋肉、大肠和油条,路过的本地大叔看我目瞪口呆,拍拍我肩膀:"后生仔,在泉州吃饭要带三个胃,一个装甜的,一个装咸的,还有一个装铁观音解腻。"


第四站:蟳埔村的头上花园

当我顶着大太阳摸到蟳埔村,立刻被满街"行走的花盆"震撼了——这里的阿姨奶奶们把房子种在了头上!鲜花、绢花、生蚝壳在发髻上开派对,有位阿嬷的头饰复杂得能让鸟当场下蛋,我蹲在蚵壳厝前研究建筑,突然被塞了碗现撬的海蛎:"少年家,吃这个配地瓜粥,比你们城里人吃的维生素片管用!"抬头看见阿嬷发髻上的含笑花一颤一颤的,恍惚间觉得这些海上吉普赛人把整个闽南的浪漫都顶在了头上。


第五站:洛阳桥的石将军会吐槽

站在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石桥上,我正感慨古人智慧,突然发现桥墩上那些"筏型基础"长得特别像竖中指——当然这是对潮汐的挑衅,那些宋代石将军更绝,个个满脸写着:"老子在这站岗900年了,什么台风没见过?"最绝的是中亭那块"万古安澜"碑,我拍照时飞来只白鹭直接停在"澜"字上,活脱脱上演真人版《动物世界》弹幕。


七天后的高铁站里,我捧着装满蒜蓉枝和满煎糕的肚子,手机相册炸满红砖古厝的照片,检票口的大叔瞅见我T恤上的关帝庙贴纸,突然蹦出句:"明年元宵记得来看踩街,比你们年轻人追星刺激多了!"得,这泉州怕是在我身上装了GPS,佛祖、老君、蟳埔女和石将军组成的"劝留联盟",可比任何旅游宣传册都好使。

展开全文READ MORE
泉州半城烟火半城仙蟳埔女文化
韶关夜市生存指南,如何在美食江湖中保住裤腰带 江苏逛吃指南,景点里藏着特产,特产里藏着段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