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伴古镇,结出什么伴蒜?
一个人游古镇,像一杯忘了放糖的茶,风景再美也难免有些涩口,结伴同行就不一样了,是糖,是蜜,是锅里滚烫热闹的火锅底料!那些藏在青石板路和粉墙黛瓦里的趣事,非得拉上三两“臭味相投”的伙伴,才够味,才够响!
百间楼长廊:集体迷路与人类迷惑行为大赏 南浔的百间楼,一道长河两岸绵延百间古宅,廊棚连缀如绸带,我们一群人就挤在窄窄的廊下,像一串被命运穿起的糖葫芦,廊棚顶挡得住阳光却挡不住热闹,我们东张西望,前呼后拥,不知不觉就绕进了迷宫深处。
“哎?刚才那个卖青团的小铺子呢?”小张突然停下来,一脸茫然。 “不是该左转吗?我记得有座小桥……”小李抓抓后脑勺。 大家面面相觑,连手机地图都好像中了魔咒,指针原地打转,迷路本是烦恼,但我们这一群人却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,索性在廊下摆开阵势,兴致勃勃研究起石柱上的雕花,观察起对面窗边打盹的老猫,甚至煞有介事猜测起河边晾晒的酱蹄髈究竟用了什么武林秘籍——正争论得热烈,一位摇橹的船夫慢悠悠荡过,操着浓重乡音指点迷津,我们却集体把“前面桥头右转”听成了“烤鸭店右转”,差点循着香味奔去……人类迷惑行为在同伴加持下,竟成了旅途最欢乐的注脚,最终在一位嗑瓜子大娘笑得前仰后合中,才得以重回正途。
坐摇橹船:集体“晕船”与船夫号子KTV 南浔的水路如同古镇的脉搏,跳上那吱呀作响的乌篷小船,船夫长篙一点,我们便晃晃悠悠荡进了水墨画里,起初大家还装模作样吟诵“小桥流水人家”,可船身一摇,几个“旱鸭子”立刻原形毕露。
“哎呀呀……这船它怎么……这么会扭!”阿美紧紧抓住船舷,脸色微妙。 “不行了不行了,感觉中午吃的定胜糕在肚子里跳踢踏舞……”小王捂住了嘴,表情痛苦又滑稽。 船夫大叔见状,黝黑的脸上绽开笑容,竟亮开嗓子唱起了悠长的号子,那调子古朴粗犷,瞬间冲散了那点晕乎劲儿,不知是谁先起了个头,我们这群五音不全的家伙竟也鬼哭狼嚎地跟着应和起来,荒腔走板,响彻水道,岸边的鸭子被惊得扑棱棱飞起,船夫大叔笑得差点把篙掉水里,连河水都仿佛被我们跑调的“天籁”搅得更欢腾了。
夜探酒馆:砍价联盟与“破产”危机 当夜色温柔地笼罩了南浔,白日里温婉的古镇忽然点起了暖黄的灯,我们钻进小巷深处一家名为“旧时光”的小酒馆,木梁低垂,灯光昏暖,三杯两盏淡酒下肚,白日里的笑闹便都沉淀成了微醺的絮语。
最精彩的戏码发生在酒馆门口卖手工编织小包的阿婆摊前,阿婆开价,我们几个“砍价联盟”立刻上线,使出浑身解数。 “阿婆,我们这么多人,您给个‘批发价’嘛!”小张眨巴着眼睛。 “就是就是,您看我们多捧场,都快把您摊子包圆了!”我赶紧帮腔,手指划过几个小包。 阿婆被我们这群“戏精”逗得直乐,最终价格果然美丽,大家心满意足,仿佛打了一场胜仗,可结账时掏遍口袋,凑出来的钱竟只够付酒钱——买包的钱已被热情砍价时忘得一干二净!面面相觑几秒,随即爆发出一阵大笑,最终只能派出代表,在同伴们“深情”的注视下,红着脸跑回客栈取钱,这场因集体“剁手”引发的“破产”危机,竟成了夜深归途中最鲜活的记忆,一路笑谈。
结伴游古镇,妙处就在这“结”字——把迷路串成了探险,把晕船扭成了KTV,把砍价演成了情景喜剧,那些独自一人也许会皱眉的小意外、小尴尬,在同伴的笑声和互相“挖坑”里,都发酵成了回味无穷的独家风味。
下次若再有人问,结伴游古镇有什么好?你大可告诉他:找个能陪你一起在百间楼迷路、在乌篷船嚎歌、在酒馆门口“破产”的伙伴吧!当你们一起在某个陌生巷口笑出眼泪,一起被船夫号子带跑了调,一起为砍下几块钱而“弹冠相庆”时,古镇的砖瓦、流水、灯火,便真正有了温度,那才是旅行中最值得收藏的“伴”啊!
温馨提示:结伴虽乐,安全第一!尤其在迷路时,请务必集体行动,以免真有人循着“烤鸭店”的召唤一去不返——毕竟,少了一个,谁帮你回忆手机掉河里的糗事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