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重庆旅游📸景点打卡照算行为艺术还是行为艺术?

📸景点打卡照算行为艺术还是行为艺术?

时间2025-07-07 01:32:33发布众安分类重庆旅游浏览2
导读:(老王蹲在华山之巅的锁链旁,一手死命拽着冰凉铁链,另一手努力伸长,试图以“征服者”姿态自拍)“老王你悠着点!朋友圈点赞再多也换不来第二条命啊!”隔壁举着自拍杆的大哥扯着嗓子提醒,里的“领域”二字太正经了,咱旅游博主不玩学术分类!要我说,景点拍照哪算什么领域——分明是一场席卷全球、不分男女老少的大型沉浸式行为艺术……...

(老王蹲在华山之巅的锁链旁,一手死命拽着冰凉铁链,另一手努力伸长,试图以“征服者”姿态自拍)

“老王你悠着点!朋友圈点赞再多也换不来第二条命啊!”隔壁举着自拍杆的大哥扯着嗓子提醒。 里的“领域”二字太正经了,咱旅游博主不玩学术分类!要我说,景点拍照哪算什么领域——分明是一场席卷全球、不分男女老少的大型沉浸式行为艺术汇演!请允许我老王为您倾情解读这场全民参与的荒诞喜剧。

第一幕:排队行为艺术——“时间黑洞”里的虔诚朝圣者
甭管是卢浮宫冲蒙娜丽莎微笑,还是长城垛口摆“好汉pose”,您永远能看见一条由人类组成的、缓慢蠕动的“贪吃蛇”,我曾在北京故宫太和殿前,为拍一张“朕的江山”空镜,硬生生排了40分钟队,前面大姐突然回头:“兄弟,知道排啥不?”我老实摇头,她神秘一笑:“我也不知道!但大家都排,肯定值!”最终抵达终点,发现不过是块写着“禁止踩踏”的普通地砖——人类对“来都来了”四字的执行力,堪称宇宙第八大奇迹。

第二幕:姿势模仿艺术——从“托塔天王”到“铁窗泪”
景点雕塑和网红机位前,永远上演着“人类复刻大赛”,在意大利比萨斜塔下,我亲眼见证了一场“撑塔奥运会”:男女老少或扎马步、或金鸡独立、或龇牙咧嘴作“力拔山兮”状,仿佛下一秒斜塔真会砸下来,更有一位大哥,为模仿名画《自由引导人民》的经典举手姿势,胳膊僵在半空长达十分钟,最后被同伴抬走时高呼:“抽筋了!快帮我按快门!”那一刻,他高举的不是自由火炬,是手机里尚未保存的RAW格式原片。

第三幕:修图魔法艺术——赛博景点重建工程
真正的艺术家,敢于直面原图的惨淡,更敢于用修图软件再造乾坤!我曾拍过雾霾里的上海外滩,灰蒙蒙一片宛如末日废墟,三小时后,我的朋友圈惊现“魔都彩虹奇迹”:天空湛蓝如洗,东方明珠塔尖甚至P上了一道梦幻极光!朋友留言:“老王这是去北欧了?”我深沉回复:“不,这是赛博上海,元宇宙首批移民试点。”当滤镜厚过城墙砖,景点本身反而成了最不重要的背景板。

尾声:艺术即生活,荒诞即真实
下次当您看到有人为一张照片在零下十度脱掉羽绒服、或趴在地上只为避开路人甲的发际线时,请别嘲笑,他们正以肉身实践着存在主义哲学:“我拍故我在,点赞即意义。” 毕竟,谁不是用镜头在时间的流沙上刻下“到此一游”?哪怕姿势像在跳大神,笑容假得像客服,那也是对抗庸常生活的英雄主义啊!

(最后我那张华山锁链照终于出炉:头发被山风吹成爱因斯坦同款爆炸头,表情因恐惧扭曲如《呐喊》,唯一成功的是背后万丈深渊拍得相当清晰。)

朋友评论:“行为艺术满分!但老王...你安全带好像没扣?”

展开全文READ MORE
行为艺术景点打卡社交仪式
景区标语卖萌指南,让禁止踩踏穿上兔子睡衣 清镇夜景图鉴,半城灯火半城波,烤鱼与蚊子齐飞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