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全国旅游景区管游客叫业主?我差点以为自己买了座山!

景区管游客叫业主?我差点以为自己买了座山!

时间2025-07-01 03:44:02发布众安分类全国旅游浏览2
导读:前几日闲逛某知名山水景区,刚在售票处买了票,工作人员便笑容可掬递过票根:“王业主,您的票拿好!”“业...业主?”我捏着票,瞬间恍惚——仿佛银行卡里凭空多了几个零,下一秒就能扛着榔头去规划山顶小别墅了,环顾四周,青山巍巍,绿水潺潺,难道这万亩风光真被我承包了不成?待检票入园,这“业主”身份更是被反复盖章认证,导……...

前几日闲逛某知名山水景区,刚在售票处买了票,工作人员便笑容可掬递过票根:“王业主,您的票拿好!”

“业...业主?”我捏着票,瞬间恍惚——仿佛银行卡里凭空多了几个零,下一秒就能扛着榔头去规划山顶小别墅了,环顾四周,青山巍巍,绿水潺潺,难道这万亩风光真被我承包了不成?

待检票入园,这“业主”身份更是被反复盖章认证,导游举着小旗热情招呼:“各位业主请跟我来!”清洁阿姨在路边善意提醒:“业主小心脚下!”连售卖小吃的摊主都殷勤:“业主尝尝特色糍粑?”

每次被呼唤,我都下意识想摸出并不存在的“景区产权证”,再清点一番同样不存在的“景区物业费”,这魔幻的称呼,硬生生把一次游山玩水,扭曲成了“回家视察领地”的诡异体验,仿佛下一秒就会有管家递上报表:“报告业主,本月溪流水质达标,后山竹林长势良好,野猴滋事频率较上月下降15%...”

“业主”二字,在景区里像块不合时宜的拼图,硌得人心慌。 这称呼原本属于小区围墙内,与物业费、停车位紧密相连,如今被生搬硬套进辽阔山水间,游客身份悄然被置换成了“产权人”——这凭空赋予的权利感,如同诱人品尝的虚幻糖果,滋味虽甜,却埋着细小的玻璃碴。

试想,若真有人被一声声“业主”叫得飘飘然,指着千年古树吩咐“这枝桠挡了我家阳台视野,锯了吧”,或是对着深潭抱怨“池水太凉影响我养锦鲤,速速升温”——景区管理方该如何回应?这荒诞的称谓,无异于亲手递给游客一把并不存在的钥匙,却要他们别去尝试打开任何一扇门,何其矛盾!

称呼是人际关系的微妙序曲,更是景区递给游客的第一张隐形契约。 一声生硬别扭的“业主”,如同契约上模糊不清的条款,埋下误解的种子,游客期待的,本应是卸下负担的轻松探索,而非扛起莫须有的“业主责任”,一个精准又温暖的称呼,像山涧清风,能瞬间吹散陌生感,让人心甘情愿沉醉其间。

其实一声“朋友”,足矣。 在黄山顶峰,护林员一句“朋友,日出马上来了,站这儿视野最好!”瞬间驱散凌晨寒意;江南水乡摇橹的船娘笑盈盈一句“朋友坐稳咯,带你看最美的桥!”比任何称呼都让人如沐春风。

名正则言顺,言顺则心安。 当我们踏入景区,交出的是期待,而非莫须有的“产权”,别让一个古怪的称呼,在游客心中筑起无形的围墙,当山水敞开怀抱时,一声朴素真诚的“朋友”,才是抵达心灵的最短路径——它不承诺虚假的权力,却真正赋予每个人徜徉天地的自由身份。

下次若再被呼作“业主”,不妨幽默回一句:“物业费免了的话,这山头我考虑考虑!”

展开全文READ MORE
景区(事件发生的主体场所)游客称呼(核心争议点:对游客的称谓)业主(引发争议和调侃的具体称呼)
吴江同里,水乡天花板,但小心迷路! 老王带你笑游珠海,景点好玩到肚子疼,别笑岔气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