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尔滨陶吧指南,捏泥巴也能捏出东北文艺复兴?
作为一个常年把"艺术细菌"挂在嘴边的伪文青,听说我要去哈尔滨体验陶艺时,老张在烧烤摊上笑得烤腰子都掉了:"你个连饺子馅都捏不圆的选手,还玩泥巴?别把人家陶吧整成摔碗大赛现场!"但当我真正在哈尔滨陶吧混迹三天后,终于悟出了真理——在东北这片神奇的土地上,连玩泥巴都能玩出大碴子味的哲学。
首推位于中央大街后巷的"泥乐坊陶艺体验馆",这家店完美诠释了什么叫"艺术源于生活",刚进门就被满墙的陶制酸菜缸震撼,店主王大爷叼着烟斗指点江山:"咱东北银的浪漫,就是得把酸菜腌出仪式感!"当我颤巍巍捧着泥胚时,旁边六岁东北小闺女已经咔咔捏出个带冰溜子造型的花瓶,她妈还现场教学:"使劲儿盘它!跟你爹盘核桃一个路数!"
转战道外区的"冰城陶社"才是真·高手局,这里的拉坯师傅能把《漠河舞厅》哼成BGM,踩着节奏让泥胚旋转跳跃不停歇,当我第8次把茶杯捏成烟灰缸造型时,穿貂的老板娘实在看不下去:"老弟你这手法挺费泥啊!要不改行做东北大酱缸?保准畅销!"最后在师傅手把手教学下,竟真做出了带着松花江波浪纹的马克杯,就是杯把儿莫名神似马迭尔冰棍。
要说最魔性的还属江北的"雪泥鸿爪陶艺工坊",老板独创的"铁锅炖自己"体验项目绝了——围坐在真·柴火大锅旁捏陶,锅里还咕嘟着酸菜白肉,当我的陶碗在第N次烤制时炸成烟花状,老板安慰得很有诗意:"这叫冰裂纹,跟你大舅家去年冻裂的腌菜缸同款艺术!"最绝的是成品区,除了常规杯碗,居然有大哥捏出整套冰雪大世界微缩模型,还贴心配了陶制糖葫芦摆件。
在哈尔滨玩陶的三天,我深刻理解了什么叫"万物皆可陶艺",隔壁桌大姐边唠嗑边捏出个会旋转的二人转手绢碗,穿校服的中学生把俄式建筑群复刻在茶壶上,连保洁阿姨擦桌子时都在研究抹布纹路怎么拓在陶坯上,离店时抱着我的歪嘴茶壶,突然想起王大爷的金句:"艺术这玩意儿就跟冻梨似的,得经得住揉吧才能甜!"
温馨提示:千万别穿白衣服去玩陶!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——现在我的羽绒服正面看是泼墨山水,背面看像打翻的格瓦斯,侧面看...算了还是直接送干洗店吧!